前 言
幾年前,一個山區小女孩渴望知識的眼睛成為了宣傳愛心活動的經典宣傳畫面。小女孩的眼睛像海水一樣清澈,但透過這一個小水滴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對知識渴望的大海?
在馬曉蕊清貧的家里容不下她想過上富足生活與當一名舞蹈家的美好夢想。她用粗茶淡飯與樂觀的心態懷揣著贍養親人,報答恩人的小小愿望,艱苦奮斗,努力學習。師卓與他的雙胞胎弟弟共用一套教輔資料,把皺巴巴的手抄教輔當做珍寶愛惜,把媽媽的“你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用的人?!碑斪鋈松艞l來努力。雖然由于經濟困難,他們放棄了去省重點就讀的機會,但師卓兄弟仍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這一切的一切不禁讓我們潸然淚下,在都市學生們正在學堂里犯困時,許多山區的孩子們卻因貧困站在半山腰上,一手握著舊課本,一手持著斧頭飽含無奈,誰又看到他們臟兮兮的小臉上越發清晰的兩條淚痕?
誠然,山區文明落后,然而這些擁有金子般明亮內心的孩子們不就是文明的承載者與傳播者嗎?面對蒼白無力的現實,我們難以給他們一個擁抱,一句安慰,或拭去他們臉上的淚痕。但是大愛無聲,我們只要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些微薄之力就足夠了。一件舊衣服,一本舊書,一支鋼筆都承載了你的愛與祝福,對孩子們,對全民族,去全人類,對文化的傳承都是一種愛的表達。
此外,我們應該感謝山區孩子們給我們一個表達愛,耕耘希望的機會。我們的力量很小,所以更要善待人生中每一次奉獻的機會,只要能幫助一個孩子,我們就絕不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