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我校的文明禮貌月,學校舉辦此項活動,旨在提高全體學生的文明素養,使全校學生語言更文明,行為更規范,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2月28日晚,校學生會主席宋世青在校電視臺向全體學生發出文明禮貌倡議,校電視臺對全體學生進行了現場直播,全體學生通過電子白板觀看了講話。
全體學生通過電子白板收看宋世青同學的倡議
附:學生會主席宋世青致全體同學的倡議書
倡議書
從“修身養性”到勤學篤行;從“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到“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到“一點一滴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膾炙人口的話語無一不向我們闡述了文明與禮貌的真諦,舉止端莊,尊敬師長、艱苦樸素。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正如荀子所說: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作為全新中國的主人,我們應堅守“八榮八恥”的理念,秉持“節約簡樸”的真理,以文明之行做人,以禮貌之心入世,讓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處處綻放文明禮貌之花。
現在,在這綠樹吐翠、冰河初融的立春時節,我們迎來了“文明禮貌月”。在此,我倡議大家改正不良習慣,杜絕不文明行為。將文明帶給校園,遵紀守法,行為規范,懂得禮儀;將微笑帶給同學,互相友愛,寬厚待人,學會謙讓;將孝心帶給長輩,尊敬老人,學做家務,和睦鄰里;將愛心帶給社會,多做好事,見義勇為,樂于奉獻。
文明禮貌不僅僅指尊敬師長、行為得體,還指節約樸素,不鋪張浪費,不奢侈攀比。有的同學穿著名牌衣服,到食堂卻不守秩序,趾高氣揚的插隊,浪費米飯,還覺得理所當然,是瀟灑行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真正瀟灑的人是擁有高尚人格的人,是懷有博大胸襟的人,是為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一生深居簡出,卻獲得了世人的敬重,是因為她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周總理的睡衣縫縫補補幾十年,伴隨他一生;而江總書記的茶杯還是由罐頭瓶子改制的“土茶杯”。這些在常人眼里看來多少顯得有點寒酸,可絲毫不影響他們光輝的形象。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鋪張浪費、去奢侈攀比呢?
因此,在接下來的活動期間,要求同學們做到以下幾點:
一、不亂踢、亂劃墻壁,保持墻壁整潔,不得在校園內亂貼亂畫;
二、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三、不在課桌坐椅和其它公共設施上亂刻亂畫,不攀折草木;
四、不浪費水電、糧食,用完水隨時關好水龍頭,做到人走燈滅,不違章用電;
五、講禮讓,守秩序,購物買飯乘車要自覺排隊,不插隊,不打鬧擁擠;
六、不打架酗酒吸煙;
七、不在教室、宿舍、會場等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遵守紀律;
八、倡導文明用語,不說臟話。遇到老師問聲好,碰到同學打聲招呼。
當然,我們并不能只是在“文明禮貌月”活動期間講文明,要時時刻刻將文明二字掛在心中,爭取做到“四創”,創建文明寢室:不吵鬧,講衛生,常打掃,與室友友好相處;創建文明教室:不遲到早退,不曠課,認真聽講,保持教室衛生,創設優美教室環境,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創建文明食堂:自覺排隊,尊重師傅的勞動,愛惜糧食;創建文明校園:愛校如家,自覺維護校園環境,提倡文明風尚,不做有損學校聲譽的事。
菁菁校園,學子圣地,靠我們全體學子共同呵護才有其欣欣向榮;
莘莘學子,求真向上,靠我們全體學子孜孜不倦追求,才有其碩果累累;
師生和諧,崇德尚紀,靠我們全體學子言行相隨,才有其蔚然成風。
同學們,為裝點“門面”而揮霍奢侈算不上瀟灑,為滿足虛榮心而鋪張浪費也算不上瀟灑,為一時之快而違紀插隊更不是智者所為。對于我們來說,物質上的簡樸算不了什么,可怕是精神上的貧窮。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創文明先鋒,做校園文明的先行者吧!用樸素的品質,裝扮自己,用健康的心態點綴生活,在樸實的生活中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瀟灑走一回吧!